德國人缺乏幽默,英國人只擅長「談天」,法國人以為自己最聰明,義大利人隨時都在作秀,葡萄牙人的時間淡漠。今天,世界經濟已經進入全球化,歐洲已經開始實行單一貨幣,歐洲各國人民的文化個性和特徵卻依然鮮明如故。 


幾年前,國人已經揭露、鞭撻過自己的「劣根性」,將中國人「醜陋過」。美國人、日本也有人冒險「醜陋」過自己。至今為止,惟有歐洲人沒有勇氣「醜陋」他們自己。中國發展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醜陋的歐洲人》一書是作者林樺在歐洲走南闖北,歷經求學、生活、工作、旅遊後寫就的感言,包含著對歐洲的文化、社會的新認識,並對不為國人所知的歐洲人的「醜陋」一面做了一些介紹和披露。下文摘自該書。 


德國有位著名的哲學家說過: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德國人對已經存在的都很敬畏和尊重,這包括已經頒佈過的法律法規、合同契約、已經訂立的約會和諾言,以及已經建立起來的友誼和關係、已經運行的系統和體制,等等。而對於他們認為合理的,他們一定會無條件和自覺地遵守、執行。在德國,市政管理條例、物業管理守則、交通法規、公共場所不准吸煙之類的規定早就深入人心,而且不用監督執行,高速公路上甚至不用標明限速。 


德國人以善於安排、崇尚理性、遵守紀律、服從命令、講究精確而聞名於世 據說在德國,家庭主婦煮一隻雞蛋也要用量具精確衡量水的重量,下麵條同樣要用天平秤麵條的分量。在德國,家裏和辦公室一樣,都會收拾得井井有條。窗明几 淨,大街上也是次序井然,人車分流;人們總是行色匆匆,很少有人在街上閒逛。如果在街上偶然碰到一個熟人,也只是簡單地打個招呼,便各奔東西,絕不可能在 大街上就駐足閒聊起來。如果說一個德國人是哲學家的話,那麼你在街上看見三個德國人聚集在一起,肯定是在舉行某種形式的集體活動了。 


德國崇尚並熱衷於各種類型的集體組織和集體活動,比如各種形式的俱樂部和協會 德國的俱樂部形式和數量都非常多,從狩獵釣魚,到哲學興趣小組,再到宗教讚美詩合唱團等等,充分反映了德國人不喜歡單獨行動的個性。而且,德國人參加這類 集體活動都非常認真嚴肅、全身心地投入,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對於普通德國人來說,如果能在本村裏的某個俱樂部或團體通過競選擔任主任、秘書長之類的職務,或是在小鎮教堂的合唱隊裏邊擔任伴奏或指揮,那將是非常大的榮譽。 


德國人凡事都必須有周密的計畫 連家庭主婦出門買菜的內容,都要事先計畫好寫在小本子上,在超級市場內採購也按照事先設想好的線路,不像歐洲有些國家的人可以隨心所欲。因此,對於德國人 來說,度假和休閒的時光如何打發,反而成了不小的問題:因為,只有這段時間內,沒有人會告訴你應該幹什麼,以及如何量化和評價你的成果。通常,德國人會利 用別人度假和休閒的時光,學習研究、探求人生真諦、思考問題、處理正事:不要說同德國人一起度假或消遣,就是聽他們描述自己度假或消遣的經歷也會累得你筋 疲力盡! 



德國人不僅遵守組織紀律、講究團體精神、嚴守諾言,而且崇拜呼風喚雨的歷史偉人,尤其是對於德國民族統一有重大貢獻的腓德列大帝和「鐵血宰相」俾斯麥, 對軍事理論和軍隊紀律也有特殊的愛好,就連在超級市場和公司食堂裏排隊,德國人也能像部隊裏的士兵一樣,一絲不苟。不難理解為什麼德國人會成為優秀的士兵 和優秀的工人。作為下級和團隊成員,德國人可能是最理想的了;然而作為上級和同事,德國人就會讓你也和他們一樣,遵紀守法、恪守諾言,就看你能不能適應 了。但有時德國人會刻板的叫人替他們難受:漢斯有一次與我在法國朋友家吃飯,他特別喜歡一種法國乳酪,便要了一塊。當主人第二次端出乳酪託盤,眾人紛紛第 二次要乳酪時,漢斯在那裏欲言又止,問他是否還要再添一塊,他想了一想,搖了搖頭,認真地說:「我說過只要一塊,就是一塊。」事無巨細,都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就是德國人的風格!然而,當今的世界變幻莫測,計畫趕不上變化,真不知德國這樣的為人處事能不能繼續下去。 


如果在德國看見一個行人闖紅燈,那他肯定是外國人,否則就是個弱視者或是色盲,會引起眾人的公憤。如果這名行人在清晨兩點路上無人時闖紅燈,引起車禍而受 傷,員警會責怪行人而不是駕駛員:因為在德國,駕駛員絕對不會料想到有人敢闖紅燈,即使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是一樣。在新加坡,城市街道的乾淨整潔要靠重罰制度來建立和維持,而在德國則是大部分居民的自覺行為 有一則故事說,有一天夜裏大雨瓢潑,一對德國父子去醫院掛急診,來到一個僻靜的小路上,遇到紅燈。儘管沒有人,也沒有車,父子倆還是在雨中等了許久。後 來,兒子實在忍不住了,便想穿過馬路,遭到突然患重病的父親的嚴厲訓斥。最後,他們才發現原來是交通指示燈出了故障,紅燈亮而綠燈不亮。 


在德國,辦公室和工廠按時上下班,上班時德國人兢兢業業、刻苦勤奮,絕不一心二用,嚴格按照計畫完成任務。下班之前,肯定會將辦公室和工作臺收拾得乾乾淨 淨,將辦公室抽屜鎖好、電燈關掉。如果你不得不加班,會被認為是上班不專心或是能力不夠。與德國人打交道,絕對不能沒有充分的準備和計畫,也不能輕易改變 同他們已經約定好的計畫:德國人不太相信所謂的靈感、偶然性和隨機性。對於科學發明和創造,他們也通常認為是經過精心策劃和組織,並經過許多人多年辛勤工作之後水到渠成的結果 


有實踐證明,在同德國人一起工作期間和到德國人家裏聚會時,要想講個笑話、來一個意外,或是放一個屁,也最好事先提出申請。難怪畢卡索不會出生和居住在德 國:拉丁民族的火一般的熱情和衝動、放任不羈的個性和轉瞬即逝的靈感,很難被德國人接受。難怪有人說,德國人最不擅長的藝術門類就是繪畫,因為實在需要衝 動而且無法太長。 


嚴格執行已經制定好的計畫和對未來進行計畫,貫穿德國的整個社會,是德國人個人生活的主旋律和社會組織的遊戲規則。有一則笑話說:一隻德國公雞在山坡上碰到一隻法國公雞,正要打起來時,發現山坡下面來了一群母雞。兩隻雞便開始商量起來,法國公雞建議 說:「我們倆現在就衝下去,一人分一隻最漂亮的母雞,如何?」不料,德國公雞斷然拒絕:「不,我們先制定一個方案,把她們包圍起來,一網打盡!」



的確,法國文化和德國文化有著本質的區別:一種是易於衝動、追求享受、個人主義至上的拉丁文化。另一種則是追求理性、謙遜務實、集體為重的日爾曼文化。德國人認為理性高於一切,沒有法律或合同明文規定的肯定是不可行的;而法國人則正好相反,他們注重自我感覺,只要法律或合同沒有明文規定禁止的便推斷為可行的。 


喝啤酒、吃大塊肉的人與細斟慢飲XO、配肥鵝肝的人能一樣嗎?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經將法國和德國同時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兩位作曲家德文西與華格納進行 了比較,二者在同一題材的歌劇中則體現出了完全不同的風格:前者輕盈精巧,洋溢著浪漫、虛幻的情調和意境,如詩如夢;而後者則氣勢磅礴宏大,排山倒海,充 滿了力量和征服欲,令人熱血沸騰。個人尚且如此,企業文化之間的差別就更大了。難怪,德國和法國企業之間的兼併重組不會成功,也不可能成功。 



對時間和計畫的遵守,在德國已經提高到神聖的高度。同德國人一樣,整個德國社會也是建立在對計畫和時間的遵守上面:公共汽車、飛機、火車、郵政服務,所有的公用事業都像德國製造的機器一樣精確無誤,分秒不差 與法國人、比利時人特別是義大利人喜歡抱怨自己國家公共汽車和火車不準時、行政部門效率低下不同,德國人對自己國家公共事業和服務機構的高效率非常自豪, 也非常信任。有一位來自非洲的遊客對我說了他在德國的「重大發現」:德國的公共汽車不僅清潔乾淨、準時進站離站,而且排隊乘車的乘客也必定在汽車進站前兩 三分鐘之內陸續到達,仿佛事先都約好似的。到達之後,這些乘客便在站臺上像士兵一樣開始排隊候車,有時只有一個人,也能排起隊。後來,這位非洲遊客才吃驚 地發現,原來這些乘客只不過是遵守了公交公司對外公開的時間表罷了。而在這位非洲遊客的故鄉,公交公司不僅沒有(也不可能執行)對外公開的時刻表,公共汽 車的發車信號就是乘客爭先恐後地上車、裝滿了為止! 



對德國人來說,遵守法律和秩序在家裏和單位中同樣重要。德國民法中對鄰居關係法有詳細和明確的專門規定。在德國,房屋裝修、修剪草坪之類的事情,最好不 要放在週末和節假日。除非萬不得已,那你也必須事先提前通知周圍鄰居,以免招引鄰居抗議或員警上門。在自家花園裏聚會或招待來賓,也同樣應該通知鄰居,而 且必須按時結束,不能過分喧嘩。但是,如果你不及時修剪自己別墅的草坪或修繕自己別墅的外表,可能麻煩更大。如果你住在公寓大樓裏,通常早上7點之前,晚 10點之後必須息聲斂氣,沖澡時絕對不得引吭高歌。而且事實上,連是否在這段時間內可以沖澡也應該仔細考慮一下。同樣,是否可以沖刷自家的馬桶也應該仔 細考慮一下,以免引起公憤。 



德國人另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條理性,他們從小就習慣將一切事物分門別類,進行定性分析、處理和保存:好的和壞的分開、公與私分明、真理和謬論分開,工作和休息分開 據說,很多德國樓房的建築圖紙和建築細節都保留在地下室內最保密的地方,正是多虧了這個傳統,許多德國的著名建築才能在戰後的廢墟上得以按原樣重新建造起 來。德國產品的製造工藝程序和手冊不僅全面,而且總是整理、歸納得清清楚楚。他們期望每件事(公事和私事一樣)都經過嚴格整頓、控制、記錄、審查、檢驗, 最後再分類保管。只有一切分門別類之後,才可以進行恰如其分的處理和對待,包括對生活和工業垃圾嚴格進行分揀歸類。 


在德國,不光在家庭垃圾出門之前要經過分揀歸類,還必須根據環保部門規定,定時定點堆放。環保部門對垃圾收集的種類和時間都有嚴格的規定,一些體積較大或可能產生污染的垃圾還必須由主人親自送到專門的處理站,並繳納相應的處理費。 


中國人對垃圾的態度可以從或是這兩個動詞上體現出來,而在德國,垃圾是絕對不能隨便的,出家門之前就要經過處理。有一位中國留 學生對德國處理家庭垃圾的複雜程式感到不解和不滿,經過一番調查研究之後,去市政當局提意見:我們辛辛苦苦地將垃圾分揀歸類,而到了垃圾處理站,這 些垃圾不還是重新倒在一起處理嗎?答曰:「法律沒有規定進了垃圾處理站之後,還要重新分揀。」對於德國人來說,重要的不是「合情」,也不是「合理」,而是合法! 



給德國人開的藥方,一定要將用藥量明確到毫克,並明確告訴他究竟是在飯前還是飯後的五分鐘或十分鐘服用,而不能只籠統告訴他飯前或飯後服用。據說, 有一個德國哲學家晚上睡覺前將沒有喝完的半杯水拿到睡房中。夜裏口渴醒來,發現床頭櫃上還有一杯昨夜喝剩下的水,由於弄不清兩杯水中哪一杯該先喝,便索性 不喝,忍耐到天亮。 



德國內心深處潛移默化的不安和恐懼感,使得他們堅定地認為,一切事物和人都必須是可以量化的、可以預測的,最好能夠像德國人一樣有組織、有紀律。德國人不相信一切陌生的、不可估量的人和事。 


德國人除了是天生的哲學家、將軍、工程師之外,還是非常稱職的檔案館、圖書館的管理員和法院書記員。做將軍的料,做情人勢必不盡如人意,缺少點浪漫、嫵媚 和嬌慎乖巧。我的一位法國音樂家朋友,也算個知名作曲家,只可惜生就五短身材,按他的話說,也就是兩三個蘋果那麼高,在法國找物件算個困難戶。最 終還是在德國找到了他的另一半:一個身高馬大但崇拜音樂家、追求高尚精神生活的德國女子。 


德國人表面上冷淡、保守、彬彬有禮,似乎缺少些幽默,但對人忠誠、真摯、恪守諾言,一旦你也用同樣的品格對待他,便會成為你可信賴的朋友和夥伴。與德國人建立起來的個人友誼、客戶關係和互相信任,一定是「長線」投資,必將終身受益。

 

2007/09/02 摘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改變一生的智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