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捐款逾500萬 妻遺產300萬 也捐了

九十歲老兵胡偉,曾任經濟部前部長 李國鼎司機,經歷對日抗戰、國共內戰,五度死裡逃生,更懂得惜福。他立志行善助人,十年來不分晴雨,每周至弱勢家庭親手捐出善款,累計逾五百萬元。他說,「天無絕人之路,助人也沒有句點」。

「就因走過戰亂的慘烈,才知道自己多幸福,還有能力幫助別人」,胡偉操著一口濃厚的安徽鄉音,雖然背已駝、耳不聰,但說起目睹南京大屠殺的慘烈,仍歷歷在目。

胡偉在戰亂中數次「大難不死」,讓他體認「施比受更有福」,耳順之年起,每年固定捐廿萬元給慈善機構。

但胡偉一直在想,如何「出錢也出力」,讓受助者「第一時間」接獲協助?住在美國的二女兒,某天看到世界日報的報導,打電話告訴他,可以到她的母校中山女高,參加行善體驗。二○○三年二月十六日,他成為善願愛心協會的「行善體驗營」志工。

胡偉堅持親手把善款當面送給受助對象。他說,到個案家中關懷,才看見貧疾類型有千百種,讓他更瞭解台灣弱勢族群的實況;面見受助者還能拍拍他們的肩膀,「告訴他們,天無絕人之路,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最讓胡偉開心的是,不少受助者後來脫貧後,也回來協會當志工回饋社會,帶動社會向善助人的循環。

胡偉說,自己因戰爭錯失教育機會,所以看到社會上很多家貧失學的孩子,都教他心疼。他特別關心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希望這些有限的捐款能鼓勵他們力爭上游,透過教育中止貧窮世襲,早日脫貧。

善願愛心協會會長郭志祥說,受胡偉幫助的人,小從未成年的弱勢青年到九十多歲的老人都有。胡伯伯不僅是協會年紀最大的「國寶級」志工,也是志工之間最受歡迎的人物。

胡偉參加近四百次行善體驗,累計捐出逾五百萬元。善願協會表示,最近一年半來,胡伯伯體力不如往昔,但仍在女兒陪同下,拄著「助行器」行善。胡偉說,「助人沒有句點」,他仍將秉持從軍精神,站在「貧窮最前線」。

 

「行善老兵」胡偉看錢很淡定,連老婆過世留下來的三百萬元私房錢也全數捐出,「老伴的善心和我一樣,我們都相信,只要行善不間斷,日子就不會寂寞」。

胡偉說,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國小畢業就從軍,經歷戰亂隨國民政府撤守台灣後,後來他在基隆造船廠上班,認識妻子謝彩秀。她是本省人,在當年政治敏感的氛圍下,岳父一度不把女兒嫁給他,但他憑著毅力和誠心,感動妻子家人。

兩人結婚後,陸續生了三女二男,個個栽培到碩士,如今他和大女兒同住,另四名子女都在美國工作。

胡偉年輕時曾任前經濟部長李國鼎的司機,晚上還兼差中央社的夜班司機。婚後開了間小修車行,修理腳踏車、機車及汽車,盼多掙點錢。孩子成家立業後,肩上的擔子輕了,他把存款回饋社會,每年捐出廿萬元做善事,卅年不間斷。

七年前,妻子因罹患肺腫瘤住院。胡偉說,臨終前,妻子特別交代他,把她一生省吃儉用存下的近三百萬元私房錢,統統捐作慈善。不僅力挺他平日的善行,也希望「加碼」幫助更多苦難人。

胡偉遵照妻子遺願,把善款捐給廿多家慈善機構。接著他化悲慟為大愛,帶著妻子「加持」過的雙分愛心,持續到善願愛心協會當志工。

「體驗人生,才能珍惜幸福!」胡偉說,自己因戰爭錯失教育機會,所以看到社會上很多因為家貧不能求學的孩子,他很心疼,希望能把這些存款,用來幫助他們。

胡偉行善,卻不張揚。他的大女兒每周陪他到中山女高報到,參加行善體驗營,面對如此樂善好施的爸爸,女兒相當低調,只透過協會表示,支持爸爸做善事,希望他開心、身體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改變一生的智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